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灘涂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創新團隊發現了海洋天然產物除草劑和殺菌劑先導化合物,為綠色生物農藥的研究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物質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相繼在線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和《中國農業科學》上。
據趙棟霖博士介紹,世界各地共發現1800余種對農作物有害的雜草,每年造成全世界糧食減產約34%。為減少雜草對農作物影響,每年使用大量的除草劑,約占到化學農藥用量的70%。大量使用除草劑,導致了農藥殘留、植物藥害、環境污染等,亟需研發新型天然產物除草劑。目前天然產物除草劑鮮有報道。該團隊從海洋真菌中篩選到了除草活性顯著的Xanthone類化合物,對以反枝莧、綠莧等為代表的莧屬雜草的最小抑草濃度達到8微克/毫升,活性為陽性藥草甘膦的4倍,并在遵義煙區進行了示范,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同時,團隊從海洋曲霉和木霉次級代謝產物中發現了對稻瘟病菌和青枯病菌抑菌效果顯著的聚酮類化合物,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系列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中國煙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鞠曉暉)
相關論文鏈接:
(1)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0c04265
(2)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0.01495/full
(3)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ars.2020.00313/full
(4)http://www.chinaagrisci.com/CN/10.3864/j.issn.0578-1752.2020.1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