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16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技術分會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承辦的“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與儀器分析技術研討會”在富饒美麗的滿洲里市隆重舉行。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分析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東北農業大學、江蘇農業科學院、北京市種子管理站、中國林科院森林森保所、北京工商大學、浙江農科院以及島津公司、布魯克公司、耶拿公司、北京英惠爾生物技術公司、浙江托普公司、北京綠棉公司、福斯公司、瓦里安公司、萬事通公司等單位的79名專家參加會議。
農業部畜牧業司王宗禮副司長蒞臨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王司長在講話中指出,此次會議召開的非常及時,也非常重要,他從國內農產品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農產品和食品安全重要性等方面做了闡述。
陸致成副所長代表承辦單位在會議上致辭,他首先代表草原研究所對各位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組織單位對草原所的信任表示感謝,陸所長簡要介紹了草原所的基本情況,并表示愿意與大家一道在草業產品質量安全方面開展合作,為我國草業產品質量安全做出貢獻。最后陸致成副所長表示,作為承辦單位要盡心盡力,全力做好會議組織和服務工作,爭取讓會議代表滿意、讓領導滿意、讓主辦單位滿意。
會上,代表們做了“食品安全法的啟迪—對風險評估和標準體系的反思”、“色質聯用儀器在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QuECHers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能力建設及其在農貿市場中的應用”、“農藥殘留分析中準確定性新技術-massworks”、“GS-MS/MS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遠紅外品質分析儀愛解決品質及安全分析中的關鍵技術”、“我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現狀與對策-以水果為例”、“未知違禁添加物的篩查”、“基于納米材料的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近紅外分析在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中的應用”、“海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藻毒素污染研究”、“高分辨連續光源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奶粉中鉛和鉻”、“蜂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和需求”等報告。
會議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展開研討,圓滿地完成了會議各項議題。
分享到
“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與儀器分析技術研討會”在滿洲里市舉行
發布時間:2009-08-18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