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小楓以馬鈴薯主食化技術成果轉化為例,指出該項目擁有國家戰略導向、研究所無形資產、實驗設施、人才團隊等雄厚的資源條件,能夠滿足日益追求營養健康的消費者需求,具有加工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的競爭優勢,要主動把握千載難逢的時機,迅速占領潛力巨大的馬鈴薯主食加工技術市場,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他希望,科研人員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要以消費市場與產品價值為導向,站在企業家、經銷商的角度換位思考,設計產品概念,在保護技術秘密的基礎上,通過包裝宣傳,提升產品價值,帶動技術價值,分析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為企業帶來的收益,進而合理定價實現成果轉化。他強調,未來30年將是農產品加工業飛速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新一代產業革命的歷史背景下,要充分運用市場化、商業化、差異化的思維,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發揮個人才智,體現個人價值,共同為加工所實現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與會人員認為,此次報告解放了思想、啟迪了思維、拓寬了思路,有利于促進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通訊員 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