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農田有機污染生物消減創新團隊揭示了重金屬增強細菌耐藥性的前體機制,為有效遏制環境細菌耐藥性提供了新視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總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重金屬暴露能夠促進細菌抗生素耐藥性已成共識,然而短期重金屬脅迫細菌如何影響抗生素耐藥性及主要作用途徑仍不清楚。
研究發現,在4毫克/升和20毫克/升銅暴露下,野生型大腸桿菌和耐藥大腸桿菌的總體抗生素耐藥性水平增強,最小抑菌濃度增加了2至8倍,明確了亞致死濃度銅暴露下抗生素耐藥性的變化與氧化應激有關。分析發現,野生型大腸桿菌在亞致死濃度重金屬暴露后,細胞氧化應激反應被激發,促進細菌進入休眠狀態,增強了細菌對抗生素的耐受性。進一步研究發現,重金屬暴露后,耐藥菌的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耐藥基因的種間水平轉移被提高,且發現重金屬脅迫均能提高野生菌和耐藥菌中抗氧化酶基因表達,而這些編碼基因與外排泵基因簇存在共同選擇,從而提高了細菌耐藥水平。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留學基金委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姚金玲)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2076185?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