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生鮮食品中混合污染物聯合毒性效應評價及風險評估技術研究”項目在北京啟動。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鄧小明、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熊明民等相關領導出席啟動會議并講話。會議由質標所所長錢永忠主持。
鄧小明指出,應清楚認識到生鮮食品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新形勢下的嚴峻挑戰及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他要求,項目組要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握政策,明確要求,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強管理,明確責任;要協同創新,與農業產業發展和需求對接,多出一流成果。
該項目首席錢永忠研究員對整個項目任務設置、實施內容、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總體介紹,各課題負責人就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實施方案、預期成果、2019年進展等方面進行了匯報。由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CCPR)主席喬雄梧、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員等11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項目咨詢專家組對匯報項目及課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據悉,質標所已通過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在混合污染相關方面開展了基礎研究和探索,初步取得了系列成果,獲得院“十二五”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亮點成果獎。此次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支持,將進一步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食品安全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需求,聯合國內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11個跨部委的技術優勢單位,針對生鮮食品“農藥雞尾酒”等多種污染物混合殘留問題開展聯合攻關,通過構建基于聯合毒性效應敏感靶標的篩查與監測技術,多組學表征和多尺度毒理分析技術等關鍵技術,高效識別和摸清典型農獸藥混合污染物的聯合毒性效應及互作機制,建立混合污染風險評估模型方法,開展我國主要生鮮果蔬及畜禽產品中關鍵農獸藥多殘留的聯合風險評估,為我國限量標準制修訂、風險管控及消費引導等提供關鍵技術和科學依據。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有關人員,項目咨詢專家、項目(課題)主持人、研究骨干以及科研助理等5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劉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