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25日,由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保產品推廣委員會、中國農業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除草劑發展交流與應用推廣會議在合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正名,中國農業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鄭永權副所長等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主題為除草劑與農田雜草解決方案。
鄭永權副所長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和勞動力價格的不斷提高、農村土地流轉的加快以及植保服務組織的不斷涌現,除草劑行業得到了較大發展,推廣應用面積越來越大,除草劑使用量增加最為明顯,已由1990-1994年年均1.18萬噸增加到近5年的9.72萬噸,增加了8.24倍,尤其是2000年以來增加迅速,2013年已突破10萬噸。與此同時,由于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雜草對部分除草劑帶來的抗性問題、百草枯等除草劑因安全環保問題將被禁限用以及農藥使用零增長政策的貫徹實施,也給除草劑未來發展帶來許多挑戰和變革。因此,深入交流探討除草劑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分析存在的疑難問題并制定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對于進一步推動除草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很有必要。
李正名院士是我國農藥科研部門的領軍人物和超高效除草劑“單嘧磺隆”等農藥的創制者,對我國除草劑的發展一直保持著特別的關心與關注。他認為,目前國家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生產企業等各方面需要緊密合作,明確定位,協同創新。我國現在正處于分享、共贏的改革道路上,怎樣從制度上保障參與者都能分享到農藥創新的成果,這是今后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農藥創新中來。
會上,
植保所的張朝賢、李香菊、袁會珠三位專家分別做了“除草劑抗性的發展及解決方案”、“草銨膦的可混性及研發與應用趨勢”和“農藥減量與除草劑安全施用器械和技術變革”的大會報告,介紹了該所在雜草防除與除草劑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會議得到了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國內外科研院所、除草劑生產企業、農技植保部門以及部分經銷商、種田大戶踴躍報名,參會人數超過了300人。(通訊員 孫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