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奶牛子宮內膜炎綜合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了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研究成果為有效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技術保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研究,對我國奶牛不孕癥的發病原因、發病率及主要病原菌區系分布狀況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初步查清了子宮內膜炎在生殖系統疾病的比例,明確了引起奶牛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制訂了技術規范;研制出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藥物“清宮液”、“清宮液2號”、“清宮液3號”、“產復康”等4種藥物和1種奶牛子宮內膜活檢器,在全國奶牛場推廣應用57.15多萬頭,已累計取得5.5億元的經濟效益。
子宮內膜炎是奶牛較為常見的一種產科疾病,病牛不僅產奶量下降,還會因繁殖能力喪失被迫淘汰。該項目進行了奶牛子宮內膜炎病理學診斷研究,確定了子宮內膜炎病理特征及病理細胞類型,為臨床診斷各型子宮內膜炎提供了技術支撐;研制的藥物、活檢器和防治技術規范,通過在實踐中的推廣應用,大大降低了奶牛群奶牛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通訊員 符金鐘)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