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推動和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一些地區高山(也包括高海拔的平原)蔬菜產業發展很快,為保障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高山蔬菜生產就是在氣溫較高、露地生產蔬菜較困難的夏秋季節,利用海拔800米以上高度的高山或高原涼爽的氣候條件,栽培喜溫不耐熱蔬菜作物。高山蔬菜收獲的季節正是全國大部分地區蔬菜生產空閑的7、8、9月份,因此,效益好,當地農民和政府的積極性特別高。另外由于高山蔬菜生產中病蟲害少,很少用農藥,產品安全質量有保證,深受各地市場的歡迎。為了進一步明確高山蔬菜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加強體系內部在研究解決高山蔬菜生產中技術問題方面的合作,促進高山蔬菜生產的可持續發展,2009年8月15日-16日,由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與湖北省農業廳、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共同主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09年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高山蔬菜現場會暨湖北利川高山蔬菜產銷對接會在湖北省恩施州的利川市隆重召開。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71名崗位科學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和來自湖北省農業廳、科技廳、恩施州、利川市的領導,來自企業的代表以及農民日報、湖北電視臺等新聞媒體記者約300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期間,代表們參觀了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高山蔬菜試驗示范現場、利川市生態型高山蔬菜生產基地,還參觀了利川市部分蔬菜龍頭加工企業。會議就我國華中、西南、華南、以及華北地區的高山蔬菜生產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利川市是目前我國高山蔬菜生產面積最大的縣,年種植面積40多萬畝, 產值超過10億元。利川市非常重視科技對高山蔬菜發展的支撐作用,在會上,利川市汪營鎮天上坪村當場聘請了來自華中農業大學和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的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李崇光、葉志彪、邱正明3位崗位科學家作為該村的技術顧問,并發了聘書。
目前我國高山蔬菜生產中的主要問題是局部種植品種單一、栽培管理依然粗放,缺乏標準,一些坡度較大不應開墾的坡地過度開墾,產品采后處理落后等。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已將這些問題的解決列為體系的重點工作內容,要培育適合高山蔬菜生產的優良品種,研究高山蔬菜生態栽培技術和產后處理技術。通過現場參觀和交流,大家對高山蔬菜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解決有了更清楚的思路。大家普遍感到會議開得很有意義,收獲很大。
分享到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召開高山蔬菜生產現場會
發布時間:2009-08-20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