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鄂州市農委共同主辦的芝麻全程機械化綠色節本增效種植技術暨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觀摩會了解到,油料所建立的品種、農機、農藝配套的芝麻全程機械化綠色節本增效生產模式使生產成本從每畝700元左右降到300元左右,平均每畝節本增效400元,輻射帶動了示范區周邊10萬畝芝麻生產發展。
芝麻是我國傳統的優勢特色油料作物,含油量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功能成分芝麻素和維生素E等,深受消費者喜愛,是滿足人民高質量生活的優勢農產品。然而,生產上的芝麻品種因植株高大、蒴果易炸裂難以適應機械化種植,缺乏高效輕簡機播機收技術,是制約我國芝麻生產發展的重大科學難題,導致我國芝麻面積下滑、供給量嚴重不足,種植效益低,競爭力差。
油料所芝麻與特色油料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下,經過8年攻關,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一是選育出國內首個高產、耐密植、多抗(抗裂蒴、抗倒伏、抗莖點枯病、抗枯萎?。⑦m宜機械化的芝麻新品種“中芝78”,經專家組現場測產,畝產達145.2公斤;二是創建了芝麻“七合一”輕簡化聯合直播技術,耕整、起壟、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和除草等7項工序一次完成,每小時播種6畝,比人工操作提高效率10倍以上,深溝窄廂,有效防控漬害,并研制出了配套機械;三是建立了芝麻機械化聯合收獲技術,研發出成熟期噴灑高效安全作物干燥劑調控收獲技術,改制出適宜芝麻收獲的機械,實現了芝麻聯合機械化收獲,每小時收獲芝麻4-5畝,比人工收獲成本每畝降低240元左右。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農機推廣總站、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有關企業、農業合作社、芝麻種植大戶等領導、專家、代表80余人參加了現場觀摩。全國芝麻同行專家評價一致認為該技術集成,對促進芝麻生產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