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農產品作為食品的源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對于老百姓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雖然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總體趨好,然而一些違規使用農藥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產業發展。通常,存在于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等化學性污染物含量很低,而農產品樣品基質相對復雜,部分目標物采用常規方法從樣品中準確高效提取出來較困難。分子印跡聚合物,俗稱人工抗體,可量身定制,對目標物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能夠從復雜農產品中把所需要的目標物精準“抓取”出來,但以往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多是基于單一目標化合物的特異性提取而設計,不適合樣品中一類目標物的同步提取。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的專利成果“三嗪類除草劑及其代謝物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球其制備方法及應用”,在發現雙模板分子結構及配比與聚合物非均一性結合位點增加的相關性規律基礎上,發明了“類特異性”分子印跡設計技術,突破了分子印跡聚合物識別種類少的技術瓶頸,大大擴展了一次可同時“抓取”目標物的種類。該專利實現了硫三嗪、氯三嗪和氧三嗪3類17種三嗪類除草劑同時分離富集,吸附通量顯著提升。在該專利成果及其相關技術基礎上,通過設計虛擬模板、表面印跡、核殼結構等新型技術,相繼研發了17種三嗪類、29種磺酰脲類、20種三唑類、10種瘦肉精類、7種有機錫類、4種氯氨吡啶羧酸類、阿托品、草甘膦、氯霉素、滅蠅胺、三聚氰胺、壬基酚等覆蓋上百種藥物殘留的高效前處理技術產品,這些專利成果通過一次性轉讓或實施許可等途徑實現了成果轉化,目前該類專利產品已由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規模化生產和市場銷售。該類成果被列為“舌尖上的安全”六大成果之一,分別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全國農業科技重大成果展展出,部分成果先后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該專利成果開發的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柱不僅可用于色譜質譜分析,而且可與拉曼光譜、離子遷移譜等快檢設備以及免疫檢測試劑盒、試紙條等產品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