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今年6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為增進對我國文化遺產的了解,院直屬機關黨委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分別參觀了北京晉商博物館和紫檀博物館。
晉商博物館是一座關于商人和商業的博物館,館舍全部為仿古建筑,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內設10個基本陳列廳,共有藏品4萬余件。大家饒有興趣的參觀了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晉商風云”展覽,了解了晉商誠實守信的創業歷史,領略了濃濃的山西風情和厚重的晉商文化。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商幫,晉商曾經在金融、外貿、實業等眾多經濟領域,開創了“匯通天下”的偉業,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和耐人尋味的歷史文化遺產。
紫檀博物館是迄今中國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于一體的專題類民辦博物館,展廳面積近萬平方米,展出藏品近千件。在這里,大家接觸了紫檀、黃花梨、烏木、金絲楠等珍貴木材;領略了明清時代家具珍品和微縮古建筑模型的風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近距離參觀了以雕代筆、以刀作畫的檀雕現場,品味了原汁原味的紫檀文化。
院黨組副書記羅炳文參加了主題黨日活動。他指出,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我國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本次參觀活動對于提高大家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加深對創新文化建設的理解有重要意義。(李明軒)
分享到
了解傳統精粹 珍惜文化遺產
發布時間:2010-06-22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