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在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作大會致辭,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致歡迎辭,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干事屈冬玉、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塞斯·邁爾(Seth Meyer)分別視頻致辭。開幕式由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張天佐主持。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壓力,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對農產品穩產保供提出更高要求。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庫存保持充裕,目前冬小麥苗情轉化好于預期,肉蛋奶魚菜果等“菜籃子”品種生產供應充足,加工和應急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農產品穩產保供有保障,完全有信心有基礎應對外部環境各種不確定性。針對疫情影響、農資漲價、生豬養殖虧損等突出問題,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產銷對接,暢通農資運輸配送,多措并舉保障化肥供應;落實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種糧農民收益預期;引導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保持生豬產能基本穩定。
會議強調,要繼續加強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不斷建立健全中國特色農業展望制度,逐步增強展望報告“指揮棒”作用,把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打造成全球農業信息交流合作的品牌,向世界農產品市場發布有影響力的中國聲音。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會上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2-2031)》。報告顯示,未來10年中國農業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得到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升級明顯加快,畜產品、水產品的消費需求顯著增加;農產品貿易持續活躍,大宗品種進口規模有所下降。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鷹、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作主題報告。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根伙、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項煌妹作大會發言。
在農業農村部等上級部門的指導下,中國農科院信息所堅持推進農業信息監測預警工作,連續九年成功主辦展望大會,為我國農業市場化、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農科院十分重視展望大會,不斷加強相關科研工作,院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去年兩次專題調研信息所展望工作,提出了對標世界前沿,打造中國特色農業展望制度的要求。
中央農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有關部門負責人,相關國家駐華機構代表參加現場會議。中國農學會農業監測預警分會各成員單位在分會場參會。(通訊員: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