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1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2025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總結2024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明確工作思路,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作工作報告。院黨組書記楊振海作總結講話。
會議指出,韓俊部長的講話充分肯定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近年來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支撐服務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提出了加強科技攻關突破、優化科研力量布局、建設重大科技設施、培育引進創新人才、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黨建引領等方面要求,為全院加快建設“兩個一流”、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
會議指出,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農業農村部黨組有關要求,抓大事、強支撐、推改革,扎實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實現新躍升。全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4910篇,較上一年增長4.9%,在《自然》《科學》《細胞》主刊上發表論文8篇,創歷史新高。獲國家科技進步和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獲省部級獎28項,其中一等獎9項。科技創新基礎能力顯著增強。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8項,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累計收集資源13.9萬份,長期因子觀測工作數據匯交平臺收集基礎觀測數據67萬條,新增3個參與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農業科技文獻數字資源使用量首次突破千萬次。支撐農業穩產保供更加有力。入選2024全國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2項、主導品種18個、主推技術24項,18個產業專家團派出48支科技小分隊、近2000人次,奔赴全國28個省市服務支撐糧食豐收專項行動,組織“田間課堂”等技術培訓千余次。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更有成效。牽頭44個產業顧問組加強科技幫扶和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援疆援藏不斷深入,區域中心助力央地協同,農業高端智庫影響力持續擴大。人才隊伍建設量質雙升。新增高層次人才55人,1人獲光華工程科技獎,1人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人獲科學探索獎,22位青創成員成長為院級青年英才,10人獲得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等支持。開放合作更加廣泛深入。編制我院在六個重點省市區高質量發展規劃,牽頭參與G20、APEC等多雙邊框架下的農業科技合作,牽頭完成“一帶一路”科技減貧專項三年行動方案,4項成果獲評第五屆全球減貧最佳案例。院所治理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跨研究所、跨學科組建農業前沿與交叉等11個基礎科學研究中心,啟動主糧作物產能提升等10大科技攻關行動,打造重點依托18個產業專家團的有組織技術服務體系。科技創新環境有效改善。創新文化凝聚力不斷增強,新聞宣傳和科普效果持續提升,院區綜合治理煥然一新。黨的全面領導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制度化常態化,黨紀學習教育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持續提升,黨建和科研深度融合,“大監督”格局不斷完善。
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院全面構建有組織科研體系、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總體思路。會議強調,要以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方向,以優化提升創新工程為抓手,以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保證,堅持抓大事、強支撐、推改革,全面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的有組織科研體系,激發活力、釋放潛力,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重點圍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智庫建設、區域創新、國際合作和研究生教育等七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
會議強調,2025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以及致我院賀信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四個面向”,深化院所改革,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優化提升創新工程,全面加強有組織科研,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組織系統化、攻關體系化、支撐服務建制化,努力提升我院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重點做好10項工作。一是強化基礎前沿研究和基礎性工作。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體系建設,堅持做好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加強國家科技計劃重大項目申報,力爭實現新突破。二是強化戰略性重大科技攻關。加強種業創新攻關、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技術攻關、生物安全科技創新、現代設施與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應用、農業發展綠色轉型技術集成創新和鄉村發展技術模式創新,優化重大科技任務布局,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三是提升科技支撐與服務能力水平。全力支撐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全鏈條服務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支撐服務生物育種產業化擴面提速,強化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農科英才工程,打造國際化人才高地,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加強研究生教育。五是深化拓展農業科技合作。深入構建有組織的央地協同區域創新體系,大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融入和構建全球創新網絡,持續推動農業科技“走出去”和“引進來”。六是打造“三農”領域國家高端智庫。統籌謀劃智庫重點研究任務,建立健全智庫運行機制,持續擴大智庫成果影響力,高質量編制“十五五”發展規劃。七是加強條件平臺設施建設。統籌利用科技創新資源,加強平臺基地建設運行,做好重大項目申報與建設,強化信息化支撐保障。八是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和科研環境。提升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推進中關村院區三年整治行動,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和農科精神。九是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深化理論武裝,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十是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提供堅強保障。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鞏固深化“大監督”格局,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反腐。
會議要求,要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瞄準“兩個一流”和“一個整體躍升”目標,強化使命擔當。要加強隊伍建設,強化人才干部保障。對標“科學帥才”,引育農業戰略科學家。聚焦“補短板、鍛長板”,培養農業科技領軍人才。立足“后繼有人”,著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要加強創新生態建設,營造良好科研氛圍。進一步深化院所改革,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弘揚農科精神。要加強督辦落實,確保重點工作落細落地。強化重點任務實施,嚴格制度執行,加強保密管理。會議還對歲末年初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產,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做好節前走訪慰問。
會議表彰了2024年度院科學技術成果獎和成果轉化獎、院重大科技任務綜合績效評價優秀等次、年度國際合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院平安建設優秀單位和先進個人、院文明單位、院科普獎、農科英才期滿考核優秀等次人員等,通報了2024年研究所評價結果、年度院重大科技產出、院信息化發展水平綜合評估先進單位、年度新聞宣傳先進單位及個人、學年教學名師、新增高層次人才和獲得榮譽稱號情況,以及院離退休職工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表彰情況等。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圍繞韓俊部長講話和院工作報告進行了分組討論,各組代表在閉幕式上進行了交流發言。
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陶懷穎、總農藝師潘文博,國家發改委農經司、財政部科教文司有關領導,農業農村部科技創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及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科院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中國農業科學院領導班子成員,院內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兩院院士和院級老領導,院機關領導班子成員、院屬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合作企業和媒體代表在主會場參加會議。會議設視頻分會場,院機關各部門、院屬各單位其他干部和科研人員代表通過視頻同步收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