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面對服務“三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繁重任務,加快建設“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全面推進我院科技創新工作,不僅要求我院廣大科技工作者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與創新的激情,身體力行,狠抓落實,更離不開良好的創新氛圍與發展環境。創新氛圍的形成和發展環境的改善從內容與形式上看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科學文化為主體的先進文化建設;也包括旨在激發與調動人的積極性、規范人們行為的制度建設;特別重要的是,要切實加強我院各級黨組織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與組織建設,這是實現科技創新目標的強大政治保證、組織保證與思想保證。
大力推進黨的建設新時期偉大工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在“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建設中政治核心、組織保障與戰斗堡壘作用。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院黨的工作也必須緊緊圍繞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加快我院“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建設的中心任務來開展。一要樹立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和發展意識,推動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我院“三個中心、一個基地”的戰略目標而共同努力。二要樹立為科研第一線服務的思想,努力為科研人員分憂解難,為增強干部職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三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理論教育,使廣大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堅定的理想信念,為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奠定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四要始終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通過制定政策、營造環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務,千方百計地做好發現、培養、凝聚人才的工作,真正做到唯才是舉、廣納群賢,以愛才之心、識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藝,為一切有志成材的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努力建設有利于“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建設的體制、機制環境。科學合理、運轉高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是實現科技創新的重要保證。從我院實際出發,要本著以人為本,以研為本,以法治院、治所的原則,遵循科技活動的客觀規律,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建設,以制度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研究所的分類改革,圍繞科技工作的國家目標,加快研究所內部學科調整、滲透與融合;要深化運行機制改革,建立起一整套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和獎勵分配制度;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改革、穩定促發展;要完善各項學習、調研、聯系群眾制度,正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等各項制度。總之,要以制度的建設與創新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大力推進科研院所文化創新,努力營造有利于“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建設的良好氛圍。文化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先導,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建設的成敗,在深層次上,也取決于我們能否形成適合自身特點和外部環境的創新文化氛圍與創新文化體系。我們要緊緊圍繞并服從和服務于“三個中心、一個基地”戰略目標,通過創新文化的實踐,樹立國家需要與科技創新目標相統一的獻身科學、開拓進取精神;建立激勵創新、崇尚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并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體系;尊重根植于團隊合作的個體學術自由與科研道德規范,營造民主科學、開放和諧、協同高效的科研氛圍;創造服務優良、信息便捷、環境優美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激勵和培育創新思維、造就創新人才、產出創新成果提供寬松和諧的政策和學術氛圍、人際氛圍。
總之,不斷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努力建設良好的科研環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是加快建設“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全面提高我院整體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加快發展,在全院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營造真抓實干,奮發向上,聚精會神搞科研,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為實現“三個中心、一個基地”戰略目標、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