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我院湖南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舉行建站50周年紀念活動。院長翟虎渠,基建局局長付靜彬,資劃所所長王道龍、副所長兼祁陽站站長徐明崗,麻類所所長熊和平,人事局副局長汪學軍,湖南省永州市副市長舒平以及湖南省農科院、祁陽縣等單位的領導出席紀念活動。
活動中,與會人員聽取了祁陽站建站50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實驗室和人才建設以及未來發展等情況的介紹,參觀了祁陽站長期試驗及成果展覽室。翟虎渠和舒平為已故祁陽站第一任站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更另銅像揭幕,與會領導為祁陽站實驗樓落成剪彩,為紅壤豐碑揭幕,還栽植了紀念樹。
翟虎渠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祁陽站建站以來對區域農業發展作出的貢獻,并將祁陽站50年的發展經驗概括為三個結合,即“長期定位試驗基礎功能與基礎研究相結合、科學研究與科技推廣相結合、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翟虎渠為祁陽站題詞“進一步發揚祁陽精神為湖南及中國‘三農’多作貢獻”。
1960年3月,中國農科院響應中央“改良低產田”的號召,在湖南建立祁陽站(當時為低產田改良聯合工作組)。半個世紀以來,祁陽站已由一個小小的農村實驗站,已發展成為集科學研究、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農業科學綜合實驗基地。祁陽站科技工作者扎根農村、勇于創新、團結協作,在改造低產田、發展雙季稻、種草養畜、水土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重大科研突破,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項、省部級獎22項;培育了劉更另院士在內的大批杰出農業科研人才,為我國紅壤地區的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先后獲得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優異成績獎,湖南省科學大會低產田改良和先進集體獎,湖南省人民政府先進集體稱號,國家科委、經委、林業部、農業部先進集體稱號,國家計委、科委、財政部“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重大成果表彰,湖南省2005年度十大新聞人物(群體)等;2006年被中央宣傳部和農業部列為全國重大宣傳典型,“執著奮斗,求實創新,情系三農,服務人民”的祁陽站精神及祁陽站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廣大農民和地方政府領導稱為永不退伍的“科研哨卡”、“紅土地上的豐碑”、“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200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做出了學習“祁陽站精神”的決定,授予“扎根紅土的科技先鋒”榮譽稱號。(孟秀華)
翟虎渠(右)、舒平(左)為劉更另院士銅像揭幕
翟虎渠等參觀祁陽站長期試驗點
翟虎渠為祁陽站題詞
舒平等為紅壤豐碑揭幕
翟虎渠等領導種植祁陽站建站50周年紀念樹
翟虎渠等領導和祁陽站職工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