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專稿)油菜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00年以來年種植面積已突破 1.1億畝,油菜籽年總產量達到1100萬噸以上,均居世界首位。我國菜籽油消費占我國植物油消費總量的32.3%(1996~2000年平均),是我國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長江流域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產區,其每年油菜種植面積與總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0%以上和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然而,我國油菜產業的總體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品種、生產和加工利用三個方面。與加拿大等國家相比,我國多數油菜品種的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含油量偏低,尤其是長江流域冬油菜產區的菜籽含油量比加拿大的低2~3個百分點,再加上我國雙低優質油菜的普及率不高,混種混收,和油菜籽加工利用渠道單一,嚴重影響到我國油菜產業的整體水平。加入WTO之后,進口菜籽及其加工產品的關稅有較大幅度下調,加上加拿大等油菜主產國的油菜籽及制品的成本低廉,我國油菜產業面臨著嚴重的國際競爭壓力。
值得慶幸的是最近我國最大的油菜生產省湖北省審定通過了一個全能高效型油菜新品種“中雙9號”,該品種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漢中研究員為首的育種組經過多年艱苦研究而育成,它具有高產、高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高抗倒伏、高含油量、高蛋白、低芥酸、低硫甙等突出特點。廣大試種農戶形象地稱之為“六高兩優、八項全能”,因而得一商品名“全能628”。它是我國油菜產業應對WTO挑戰的殺手锏。其主要特點是(1)高產:居歷屆區試雙低常規品種(系)增產幅度第一,平均畝產174公斤,最高畝產249.75公斤,比中油821增產13.66% ;(2)高抗菌核病:多年區試結果表明,該品種菌核病發病率和發病指數比高抗菌核病品種中油821低50%,為參試品種中最抗菌核病的品種;(3)高抗病毒病:在兩年區試中,病毒病發病率為0;(4)高抗倒伏:該品種根系發達,莖桿堅韌,即使在極高的水肥條件下和連續大風大雨的惡劣天氣影響下,也未見倒伏;(5)高含油量:全能628含油量44.67% ,達到國際高含油量油菜品種標準,而我國現種植的油菜品種含油量在40%左右,全國菜籽含油量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為油脂加工企業新增5億元純收入,經濟效益十分顯著;(6)高蛋白質含量:在區試品種中全能628的蛋白質含量居首位,比中油821高1.5%,其餅粕是養殖業理想的高蛋白質來源;(7)低芥酸含量(優質油):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全能628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僅0.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遠低于我國現有農業行業標準(低芥酸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5%),低芥酸油是一種優質營養保健油;(8)低硫甙含量(優質餅粕):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監督檢測中心檢測,全能628菜籽餅粕中硫甙含量僅有25.83μmol/g,符合國際雙低標準,遠低于我國農業行業標準(低硫甙油菜籽中硫甙含量≤45μmol/g餅)。低硫甙的餅粕可直接用作飼料或作加工飼料之原料,對動物無毒性,是優質無毒的高蛋白飼料(油菜籽餅粕中蛋白質含量一般在36%~42%)。
“全能628”聚合了油菜育種的多項理想目標性狀,是我國高產優質高效型油菜育種的最新重大突破。目前,“全能628”已被我國長江上中下游油菜主產區和黃淮油菜產區廣泛引種和示范,可以預見,我國油菜產業有了這樣的全能高效型品種,加上種植業的保優集約化生產和產后加工利用的多元化、高效化和規模化,我國油菜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將會顯著提高,從而把加入WTO對我國油菜產業的挑戰變成為我國油菜產業的提升和發展的機遇和動力。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