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今天,中國農業科學院在這里隆重舉行報告會,宣傳“執著奮斗,求實創新,心系三農,服務人民”的“祁陽站精神”。農業部黨組高度重視宣傳弘揚“祁陽站精神”,三位部領導參加今天的會議,剛才危朝安副部長代表部黨組做了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祁陽站人46年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甘于寂寞,勇于創新的奮斗精神。我們大家一起聆聽了報告團4位同志的報告,他們用質樸的語言、翔實的事例和真摯的情感,為我們展現了新老祁陽站人扎根基層,獻身農業科研事業的光輝形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們艱苦奮斗的歷程,蘊藏著求實創新的精神,傳承了服務人民的信念,飽含著心系三農的真情,他們以46年的重要成就,向大家展現了一條農業科技創新之路。今天的報告會,使我們受到了一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再教育。在此,我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向所有在祁陽站工作過的同志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祝福!向報告團全體成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祁陽站精神”是新時期農業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幟,下面,就進一步學習“祁陽站精神”,提高我院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農業科研事業的發展,我談幾點意見。
第一,學習“祁陽站精神”,就是要學習理論聯系實際,扎根基層的奮斗精神。祁陽站,風風雨雨幾十年,和農民一樣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以大地為床、以農具為枕;與農民不一樣的是“瓶瓶罐罐放田間”,與儀器作伴、與數據相守。從60年代在饑餓的死亡邊緣依然堅持糧食增產研究到80年代將實驗田搬進農民家中,改造南方農民稱之為“吃藥無效,敬神不靈”的“鴨屎泥”田;從“九五”期間組織科技攻關隊伍深入基層,全方位開展地區農業結構調整到“十五”期間攻克一系列長期困擾我國農業生產的難題,獲得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實現了當地農村改造見成效、農民致富奔小康、農業增產獲豐收的目標。祁陽農業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這些科研人員甘于寂寞、埋頭苦干的結果。祁陽站這個典型是他們遵循農業科研規律,長期扎根基層干出來的,是農業科研理論聯系實際的成功范例。學習弘揚“祁陽站精神”,就要像祁陽站人那樣,理論聯系實際,深入農村,深入田間,深入科研第一線,腳踏實地,敬業奉獻,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二,學習“祁陽站精神”,就是要學習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祁陽站的苦,不是它的招牌。祁陽站的最大特點就是敢想敢干,就是不畏權威,就是敢于打破國際權威定論,就是要在“紅色沙漠”上創造出綠洲,就是要將自己的泥巴腳踩進國際農業科技的殿堂!祁陽站不甘寂寞、勇于創新,在幾十年大量實驗觀測記錄的基礎上首次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機理,首次解決水稻“坐秋”難題;首次研究出鉀肥,提高綠肥田稻谷產量;首次提出硫酸鋅防治水稻僵苗;首次為改良“砷毒田”提供理論與方法;首次提出“水平淺溝、溝坑相連、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決了紅壤地區干旱缺水問題。祁陽站的科研人員創造出如此多的“首先”,就是靠著這種敢為人先的一股勁,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創造了基層農業實驗站的奇跡。學習弘揚“祁陽站精神”,就要有祁陽站人那樣的氣概,勇于開拓,刻苦鉆研,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以一流的業績回報人民、回報社會。
第三,學習“祁陽站精神”,就要發揚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營造和諧共進的創新氛圍。祁陽站的科研團隊從上個世紀60年代在劉更另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以站為家,全年留守實驗站,夫妻分居、兒女相隔,在實驗站,他們組成一個新家,團結一致,同甘苦、共患難,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意志力團結奮戰,取得一系列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在60年代獲得國家重大成果獎,80年代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90年代獲得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近幾年又屢獲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獎、科技進步獎19項,每兩年就有一項新的成果問世。祁陽站能有今天這樣的榮譽,是祁陽站的科研團隊上下齊心團結奮斗的結果。祁陽站的經驗說明只有不斷完善科研體制建設,堅持和諧團隊的協作精神,我們的科研力量才能夠形成合力,我們的科研事業才有希望。學習弘揚“祁陽站精神”,就要像祁陽站人那樣,團結協作,淡泊名利,奮發向上,為農業科技創新注入更大的活力。
第四,學習“祁陽站精神”,就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在祁陽站,共產黨員勇當科研主力軍,祁陽站建立以來,一批又一批的共產黨員扎根農村、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學習弘揚“祁陽站精神”,就要像祁陽站人那樣,自覺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不怕吃苦,以苦為榮,以苦為樂,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本色。
“祁陽站精神”不僅體現了我們黨和民族光榮的歷史傳統,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我們要把學習“祁陽站精神”與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緊密結合,與實現我院新時期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與加強科研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與院所創新文化建設緊密結合,使“祁陽站精神”成為推進我院科技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同志們!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肩負著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重任。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祁陽站精神”融入到我院各項工作中去,為實現我院“三個中心,一個基地”戰略目標,為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我國農業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