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六院機關各部門、京內各單位負責人座談會后,12月22日,翟虎渠院長又主持召開上述部門和單位離退休老領導座談會,就全院改革與發展繼續征求意見。黨組副書記王紅誼,副院長張奉倫、章力建、王運浩、屈冬玉,黨組成員兼人事局局長司洪文參加座談。座談會上,各位離退休老領導,暢所欲言,充分肯定了近兩年來我院在學科建設、體制改革、科研立項、大院整治等方面取得的明顯成績,并為全院改革與發展獻計獻策,提出許多好的建議和想法。
1、用“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促進全院學科建設與發展
與會老領導認為,近兩年我院在學科建設與發展中取得了明顯成績,確立了現代農業科技發展九大學科群、41個一級學科、173個二級學科,有力地促進了全院科技體制改革、科技立項、人才隊伍建設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在資源條件有限,難以保證各學科均衡發展的情況下,全院一級學科建設,應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戰略。對于作物種質資源、作物遺傳育種、植物保護、農業經濟等我院傳統優勢學科,應繼續抓緊抓好,對于食品科學、微生物工程、作物分子生物學等新興薄弱學科,也應下大力氣進行建設。
我院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力量的主體,義不容辭應承擔全國農業科技發展領頭羊的重任,應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加強事關全國農業發展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的高新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積極發揮我院綜合性、多學科優勢,開展全國農業發展重大應用研究。要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2、以試驗基地建設促進科研與農業生產的緊密結合
農業科學是應用科學,實驗室、試驗站與生產一線要緊密結合,理論要與生產結合。試驗基地是實驗室成果進行田間中試放大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也是農業科研聯系生產實際,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條件。目前我院在實驗室條件建設方面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但實驗基地建設,僅北京南口、湖南祁陽、山西壽陽、河北廊坊等幾個,數量不足,設施不全,嚴重制約全院科技成果的中試轉化工作,要想方設法,在全國各農業生態區和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站,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中試與轉化。
3、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全院科學作風建設
嚴謹的科學作風,是農科院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當前,我院承擔了相當數量的國家農業科技項目,如何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真正為國家農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科技工作者的學風問題至關重要。課題主持人要把精力真正用在科研上,并有足夠的精力來完成課題任務,對于利用各種便利主持項目太多的人,要采取一定限制措施;要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農村實際,獲得第一手資料;撰寫論文要嚴謹求實,精益求精。要建立獎懲制度,加強全院科學作風建設。對于近兩年及今后還要聘請的杰出人才,要提出具體的量化考核指標。
4、全院各所要重視農業科技成果與農業科學家的宣傳工作
部分老領導認為,目前全院對外宣傳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院機關與各研究所,要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對全國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和在本行業本領域已有相當地位的科學家,要加大宣傳的力度,既有利于社會各界了解我院的成果和我院的專家,也有利于我院各項事業的發展。農科院要宣傳一批諸如“養豬專家”、“棉花專家”、“水稻專家”這樣的科學家。為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對農業科學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建議設立“中國農業科學院院士制度”。
5、多渠道多層次向離退休職工通報全院改革與發展進展
大多數離退休職工,大半生在農科院工作,長期為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服務,非常熱愛農科院,熱愛國家農業科技事業;也非常關心農科院,關心農科院與國家農業科技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希望院里能多渠道、多層次,及時向離退休職工通報全院改革發展的進展情況,并能經常請中央黨校的老師做一些理論性強的有關政治經濟形勢的報告。各有關研究所,也望能及時向本所離退休職工傳達本所改革與發展的進展。離退休人員將一如既往,支持農科院的改革與發展。
6、進一步關心群眾尤其是離退休困難職工的生活
部分老領導提出,在全院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但也希望院機關與各研究所,能抽出一定的人力物力,采取一定措施,突出抓好一兩件群眾尤其是離退休職工最為關心的事情。目前醫療問題大家最為關心,有院機關離退休同志提出,希望院里能確定一家北京市三級醫院,作為機關職工及其離退休人員醫療合同醫院,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水平。希望院機關及各研究所,盡可能想辦法,為全體職工提供鍛煉娛樂的場所,滿足不同層次人群健身娛樂的消費需求。也望進一步改善提高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