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缺乏高效綠色防控技術,茶小綠葉蟬、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蟲等茶園重要害蟲的防治主要依賴化學農藥。過度依賴化學農藥和不合理用藥,嚴重威脅我國茶葉質量安全和茶園生態安全,制約了我國茶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連續攻克了昆蟲視覺電生理、性信息素微量組分鑒定等技術難點,相繼提出灰茶尺蠖、茶尺蠖等7種茶園主要鱗翅目害蟲高效性誘劑,窄波LED殺蟲燈,黃紅雙色誘蟲板等綠色精準防控新技術。這些誘殺產品不僅實現了對茶園害蟲的高效誘殺和有效防控,同時極大避免了對天敵的誤殺。高效性誘劑的誘蛾效果是同類商品的4-200多倍,防效達70%。相對常規物理誘殺產品,窄波LED殺蟲燈、黃紅雙色誘蟲板不僅提高了茶園主要害蟲誘殺效果,且降低了約40%的天敵誘殺量。同時為應對水溶性農藥對飲茶者的健康威脅,進行了替代農藥品種篩選和示范推廣。篩選出短穩桿菌、天然除蟲菊素等高效生物農藥和蟲螨腈、茚蟲威等高效低水溶性農藥替代水溶性農藥。
上述技術具有較強的適用性、穩定性、可操作性,已實現大范圍的推廣應用。自2017年起,在我國十余個主要產茶省市進行了集成示范推廣,化學農藥平均減施70%以上,茶葉產量得到保證,茶葉質量安全提升明顯,農民效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