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李云河研究員帶領的轉基因作物安全評價與管理創新團隊系統分析了我國轉基因抗蟲作物的研發現狀、應用經驗,探討了發展前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昆蟲學年評(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上。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保障糧食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大問題。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為我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契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轉基因作物的研發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由于公眾對轉基因生物的認識不足及其他多方面因素,導致我國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方面止步于轉基因抗蟲棉花,在其他如抗蟲玉米、水稻等重要轉基因作物商業化上躑躅不前。
本文系統闡述了我國轉基因抗蟲作物的開發和應用現狀,分析了Bt棉花商業化種植帶來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重點探討了我國在Bt棉花靶標害蟲抗性治理及非靶標害蟲綜合防控方面積累的重要經驗;同時,系統分析了我國轉基因抗蟲玉米、水稻等重大作物商業化應用的前景、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及面臨的重要問題,國際上首次探討了通過轉基因抗蟲作物的科學合理布局,對重大遷飛性靶標害蟲的區域性治理和跨境防控的重要意義;最后,探討了進一步提升我國生物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策略,相關建議不但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該研究得到國家轉基因作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專項資助。(通訊員 汪開卷)
原文鏈接: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ento-011019-02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