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湖北省食品科技學會組織專家組對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創制的菜籽餅粕生物轉化與高值化利用技術進行成果評價。以江南大學校長陳堅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認為,該成果通過原料品質分析、微生物特性及功能產物挖掘、節能低耗酵工藝開發和產品創制,開發出食品添加劑、動物飼料添加劑和植物用生物菌劑三大類產品,實現了菜籽餅粕的多元化和高值化利用,整體技術居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年產油菜籽餅粕超過700萬噸,但由于餅粕中含有抗營養因子,缺少綠色高效加工方式導致油菜籽餅粕品質參差不齊、利用價值低,也制約了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以上問題,油料所油料品質化學與營養創新團隊建立了高效油料基營養和化學成分分析平臺以及高效生物轉化平臺,選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能高效轉化菜籽餅粕的優良微生物菌株;基于菜籽餅粕為新型氮源的高效發酵工藝,開發出DHA和β-胡蘿卜素新型食品添料,產量比傳統工業發酵氮源分別提高了17.1和5.9倍;開發出了伊枯草菌素A,產量相較于目前國內外最高水平提高了1.3倍;開發出了動物飼料添加劑菜籽餅粕多肽,實現菜籽餅粕的多元、高值和有效利用。
該成果獲國家授權專利10件,制定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1項,目前已在湖北、遼寧、黑龍江等多家企業成功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將為推進油料加工和油菜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