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與新發病流行病學創新團隊在非洲豬瘟病毒免疫逃逸及致病機制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該研究鑒定了非洲豬瘟病毒新的免疫抑制基因MGF360-9L,證實了MGF360-9L是非洲豬瘟病毒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系統解釋了該基因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Bio》。
該研究發現,非洲豬瘟病毒MGF360-9L蛋白能夠拮抗JAK-STAT信號通路。進一步研究發現MGF360-9L通過凋亡途徑降解STAT1,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解STAT2,從而抑制I型干擾素的信號轉導。動物實驗結果表明,缺失MGF360-9L基因的重組非洲豬瘟病毒對豬體的致病力顯著降低。該研究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免疫逃逸的一種新策略,鑒定了一個新的非洲豬瘟病毒的毒力因子,為非洲豬瘟病毒致病機制探索和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07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