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湖南水稻產業科技支撐服務工作,4月25-27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等專家組成的水稻產業專家團常德專家工作站與金健種業、隆平高科、華智生物、佳和種業等多家涉農企業開展科技對接服務工作,調研湖南水稻產業發展的主要技術需求,加強聯動,進一步加快低鎘水稻新品種在湖南的示范與推廣。
在對接調研過程中,水稻產業專家團重點介紹了水稻低鎘材料選育過程、水稻抗褐飛虱特征鑒定技術規范和“三防兩控”水稻病蟲害全程防控技術,并與涉農企業在低鎘水稻品種的選育及產業化、水稻品種褐飛虱抗性鑒定及抗蟲育種瓶頸、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實用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2023年,將在湖南常德、長沙、衡陽等地開展低鎘水稻新品種大面積展示,涵蓋早、中、晚稻各種生態類型低鎘水稻品種,其中早稻品種包括中安早7號、中安2號、中安早35;中稻品種包括安優2號、清蓮絲占;晚稻品種包括清蓮絲苗、安兩優2號。
目前,水稻產業專家團與湖南多家涉農企業達成合作共識,將在低鎘水稻新品種示范推廣、水稻褐飛虱抗性品種展示以及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示范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篩選推廣更多適宜湖南的優質、低鎘、高產、高效的水稻新品種和新技術,加快湖南水稻育種龍頭企業的發展和優質水稻產業品牌打造,為湖南水稻生產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從而有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揮更大的科技作用。
(中國農科院水稻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