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記者李麗穎)10月12日,中國農科院召開“小麥產業專家團”啟動會,宣布成立小麥產業專家團,探索科技支撐產業發展新機制新模式,科技助力穩產保供和鄉村振興。
中國農科院小麥產業專家團團長、作物科學研究所書記劉錄祥介紹,我國小麥已連續7年總產量穩定在1.3億噸以上,這其中,良種對增產的貢獻率達到50%,科技支撐對保障小麥穩產保供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小麥產業專家團,旨在為小麥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常態化科技支撐。“此次成立小麥產業專家團,是將過去的行動長效化,也是中國農科院面向農業主戰場的首個產業專家團,是中國農科院建立糧食科技支撐體系、形成穩產保供長效機制的創新之舉。”
根據小麥產業專家團的組建方案,小麥專家團將做好“四個服務”,服務政府、服務企業、服務農民、服務科研。在服務政府方面,開展產業政策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充分發揮中國農科院高端科技智庫作用,在國家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政策、農業科技政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在服務企業方面,面向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全產業鏈技術培訓,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在服務農民方面,在小麥生產關鍵時期下沉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生產問題。結合“田間課堂”,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一懂兩愛”新農人技術培訓,提升農民生產技術水平。監測分析作物病蟲害、氣候因素導致的災情等變化,指導農民做好農業防災減災、糧食增產減損等工作。在服務科研方面,將凝練重大攻關目標,開展新品種新技術集成示范。產業專家團將從生產一線提煉科研選題,建立將產業問題轉化為科技問題的科研選題機制,匯集院地科研力量和優勢資源,攻堅克難,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取得能夠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硬核”科研成果。
據介紹,中國農科院小麥產業專家團是一個整合中國農科院相關專業科技力量形成的服務型組織,是履行中國農科院服務小麥產業穩產保供職能使命的松散型機制,遵循“平時布局、戰時實用”保障模式,按照“專業到邊、服務到底、全院一盤棋”的總體要求,結合“專家團-專家站-田間課堂”的服務格局,整合中國農科院良種培育、栽培耕作、地力提升、植保減災、收儲加工、產業信息等方面科技力量,由作科所牽頭,形成百人穩定的小麥產業科技支撐隊伍,面向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三個小麥生產功能區,全院一盤棋,全方位開展小麥產業科技支撐工作,確保有重大應急服務任務時調得來、派得出、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