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溫冷害蔬菜生產保供技術指導意見
冬春季節蔬菜生產,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掌握未來天氣變化情況,提高低溫冷害防范意識,及早做好低溫冷害應對準備工作。
(一)北方設施蔬菜低溫冷害下保供技術指導意見(以日光溫室蔬菜為例,塑料大棚、玻璃溫室等可參考)
1、品種選擇。依據各地自然條件和目標市場,選擇適合當地的蔬菜種類和品種,應注意選擇耐低溫弱光、豐產穩產、優質高抗早熟的品種。瓜類蔬菜宜選擇耐低溫弱光、植株長勢較旺又不易徒長、分枝較少、雌花節位低、結成性好、品質優良、產量高、抗病力強的品種;茄果類蔬菜宜選擇高產、抗病、低溫弱光下連續結果能力強、產量高、果形好、品質優的品種。
2、加固棚室。低溫冷害天氣來臨前,及時檢修棚室,在骨架較弱的棚室內適當增加支柱,提高棚室抗風雪災害的能力。密閉棚室,壓緊棚膜,固定好外保溫覆蓋物。大雪前在棚室覆蓋材料上加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止外保溫覆蓋物吸水后降低保溫效果,且方便清除棚室上的積雪。
3、田間管理。
一是加強光照管理。氣溫低時以保溫為主,兼顧光照和降濕。在溫度允許情況下要盡量早揭、晚蓋保溫覆蓋物,延長光照時間,適時小通風降濕。陰天超過3天時,要在白天外界溫度不很低的時段,及時揭開棚室保溫覆蓋物;即使白天外界溫度較低,也應在中午短時間揭開保溫覆蓋物。揭保溫覆蓋物時間應以揭開保溫覆蓋物后溫室內溫度不下降為宜。要適時蓋保溫覆蓋物,保溫性能好的溫室,夜間最低氣溫在0~-15℃季節應在溫室內溫度降至15~17℃時蓋保溫覆蓋物;夜間最低氣溫在-15℃以下季節應在溫室內溫度降至17~19℃時蓋保溫覆蓋物。保溫不良的日光溫室應早蓋保溫覆蓋物。雨雪過后及時清潔棚膜,后坡與后墻懸掛反光幕,增加光照。有條件的地方可增加人工補光,40W/盞、每畝25盞,可每天補光3~4小時。久陰驟晴后要交替或逐漸打開保溫覆蓋物,不能立即全部揭開,以防強光下作物失水萎蔫。若揭開保溫覆蓋物后發現葉片萎蔫應隨即回蓋保溫覆蓋物,待植株恢復后再逐步揭開,同時及時恢復通風排濕。一般1~2天后可回歸正常管理。
二是加強蓄熱保溫管理。維護和加強日光溫室保溫覆蓋,在保溫被與棚膜間加墊氣泡膜,在進出門內外增設簡易緩沖間并加掛厚的保溫門簾圍擋,溫室前底腳圍“裙簾”,溫室內張掛二道幕。在大型棚室內增設簡易中棚和小拱棚,夜間形成三棚四膜覆蓋;有閑置遮陽網或無紡布的,夜間還可在內保溫小拱棚上加蓋遮陽網和無紡布。預備燃熱加溫塊、燃油或燃煤熱風爐、移動式電熱風機、取暖器等應急加熱設備或措施。
三是嚴格蔬菜肥水管理。低溫期嚴禁澆水。如果蔬菜表現缺水,應選寒流剛過、天氣晴朗的好天,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溝灌澆小水。待天氣轉暖后恢復正常的水分管理。冬春設施蔬菜澆水要做到“三澆三不澆”,即晴天澆水、陰天不澆,午前澆水、午后不澆,澆小水、不澆大水。灌溉的水溫應在10℃以上。應盡量少進行土壤追肥,但可適當進行葉面追肥,一般可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加0.3%硝酸鈣加1%葡萄糖液;或0.3%復合肥(NPK為15:15:15)加0.2%氯化鈣再加1%的葡萄糖液,并配合噴防病蟲藥劑。對受冷害或凍害的植株,可用外源葉面氨基酸肥、葉面肥或禾力素、碧護、誘抗贏豐低溫誘抗劑等噴灑,以促進生長,加快機體恢復。
四是增加地溫促根壯秧。在耕整土地和定植階段的日光溫室要注重增加地溫。一般采用增施有機肥及有機物料、寬行栽培、高畦大壟、地膜覆蓋、壟溝鋪設有機物料(鋸末、稻殼、碎秸稈)、膜下滴灌、一次澆透水減少澆水次數等措施,可提高地溫3~4℃。
五是適當控制結果及時采收。冬季溫室果菜要適當疏花疏果、及早采收果實,以免加重植株負擔。
4、加強病蟲害防控。蔬菜病蟲害防控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原則,充分結合物理、化學及生物防控技術,降低病蟲害的危害。
物理防控:在中午短時間通風排濕防病。在溫室內壟溝中鋪墊玉米與稻麥碎秸稈、稻殼、鋸末等吸濕物料。使用誘蟲板防控及監測蟲害的發生。
藥劑防控:噴霧防控應該在雨雪等低溫天氣來臨之前進行?;颐共?、菌核病建議使用1000億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進行800-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懸浮劑2000-3000倍液進行預防。霜霉病和晚疫病建議使用50%烯酰嗎啉可視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氰霜唑懸浮劑1500-2000倍液進行預防。棒孢葉斑病建議使用70%唑醚·丙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500-3000倍液進行預防。細菌性病害建議使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750-10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750倍液進行防治。粉虱、蚜蟲、薊馬建議使用22%螺蟲·噻蟲嗪2000-2500倍液進行預防。雨雪天氣后建議使用煙劑或者中蔬微粉進行病害防控。灰霉病、菌核病防控可以使用50%異菌脲超細可濕性粉劑100g/畝,霜霉病、晚疫病防控建議使用75%百菌病超細可濕性粉劑100g/畝或50%烯酰嗎啉超細可濕性粉劑50g/畝,棒孢葉斑病建議使用70%唑醚·丙森鋅超細可濕性粉劑100g/畝,配合精量電動彌粉機進行噴粉防治。
(二)南菜北運蔬菜低溫冷害下保供技術指導意見
1、品種選擇。注意選擇耐一定程度低溫、豐產穩產、優質高抗早熟、耐貯藏運輸、商品性好的蔬菜品種,果菜類蔬菜宜選擇耐一定程度低溫、抗病豐產、適應性強、品質優良的品種,葉菜類蔬菜宜選擇早熟、抗抽薹能力強、抗病性強、前期耐低溫、后期耐高溫的品種。
2、果菜類蔬菜管理
一是積極培土。中耕將土培于蔬菜根旁,有效疏松土壤,防止根系凍傷,保障根系活力。
二是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定植前施用腐熟農家肥3000-5000 kg/畝(或商品有機肥600-1000 kg/畝)、優質復合肥30-50 kg/畝,肥料均勻撒施在土壤中,旋耕起壟;栽苗后要及時澆水促進緩苗,緩苗后蹲苗,促進根系發育。幼苗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待果菜第一果(瓜)座住后再適當增加肥水。根據土壤供肥特征和蔬菜需肥規律,定植至開花期間選用高氮型水溶性肥料(如N-P2O5-K2O=22-12-16,黃博1號等),每次每畝2.5-5 kg,10天左右追施1次;開花后至拉秧期間選用高鉀型水溶性肥料(如N-P2O5-K2O=19-6-25,黃博2號等),每次每畝5.0-7.5 kg,15天左右追施1次。根據天氣、蔬菜長勢、土壤水分等情況,調節追肥用量和時間。科學灌溉。在寒潮等侵襲前2天,選擇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的天氣進行澆灌,增加土壤熱容量。寒潮或者雨雪前后要及時清溝理墑,防止田間積水。
三是病蟲害防控。蔬菜灰霉病防控可采用2億孢子/克木霉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乙霉.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進行防控;瓜類霜霉病可選用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10%氰霜唑懸浮劑15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懸浮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黃瓜棒孢葉斑病可選用1000億活孢子/克熒光假單胞桿菌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唑醚·丙森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防治;瓜類炭疽病可選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倍液或40%苯甲·醚菌酯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進行防治;黃瓜細菌性流膠病和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可以選用30%噻唑鋅懸浮劑600倍液或6%中生菌素可溶粉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番茄灰葉斑病可選用45%乙霉·苯菌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豇豆根腐病可選擇中蔬根保進行防控,建議使用40%多菌靈懸浮劑1000倍液結合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蚜蟲:選用1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10%溴氰蟲酰胺水分散油懸浮劑1000-1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3%啶蟲脒乳油微乳劑1000倍液、10%氯噻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菜螟:在間苗、定苗時,如發現菜心被鉆蛀或有潛道,可隨手捕殺。在幼蟲孵化至鉆蛀前(或心葉有絲網時)及時噴霧防治。可選用10%四氯蟲酰胺乳油15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500倍液、50克/升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200克/升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液、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菜青蟲:選用16000單位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0.5%苦參堿水劑8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3、葉菜類蔬菜管理
一是清溝理廂。露地蔬菜基地應做到腰溝、廂溝、圍溝三溝相通,提早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田間漬害。
二是肥水管理。施用腐熟農家肥1500-3000 kg/畝(或商品有機肥300-500 kg/畝)、優質復合肥20-30 kg/畝,肥料均勻撒施在土壤中,旋耕起壟;栽苗后要及時澆水,促進緩苗,緩苗后蹲苗,促進根系發育。為防止幼苗徒長,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待葉菜類蔬菜的莖葉開始迅速生長時,再適當增加肥水,整個生育期間均可選用高氮型水溶性料(如N-P2O5-K2O=22-12-16,黃博1號等),每次每畝2.5-5.0 kg,15天左右追施1次。根據天氣、蔬菜長勢、土壤水分等情況,調節追肥用量和時間。還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防凍劑)增強蔬菜抗寒能力。
三是病蟲害防控。葉菜霜霉病可選用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1500倍液進行防治;黑腐病可選用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750倍液進行防治;黑斑病可選用35%氟菌·戊唑醇懸浮劑2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進行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可選用500克/升氟啶胺懸浮劑267-333毫升/畝或20%氰霜唑懸浮劑80-100毫升/畝進行防治。蚜蟲可選用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1500倍液或5%啶蟲脒乳油2500倍液進行防治;小菜蛾可選用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00倍液、10%四氯蟲酰胺乳油10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200倍液、16000單位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000倍液、15%茚蟲威濃乳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黃曲跳甲可選用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1500倍液、300克/升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懸浮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以選擇3%辛硫磷顆粒劑2-4kg/畝、1%聯苯?噻蟲胺顆粒劑2-4kg/畝,根部撒施進行防治,還可以選擇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280-840g/100kg種子進進行拌種處理進行防治。
4、南菜北運蔬菜低溫冷害減災管理
一是在冷害凍害發生前,對達到上市要求的甘藍類、白菜類、綠葉菜類等蔬菜應及時組織搶收,做到應采盡采,增加市場供應;寒潮期間盡量爭取多采收多上市。
二是加強清溝排水,減少田間積水,防止作物漬害。
三是積極采取各種防寒措施。覆蓋防寒,及時搶蓋塑料小拱棚,或采用0.02~0.03毫米厚塑料薄膜、無紡布或遮陽網等覆蓋材料浮面覆蓋防寒;寒潮過后加強遮陽覆蓋,延緩凍融過程,防止蔬菜凍傷后失去商品性,天氣轉暖時務必撤除,以免影響光合作用。撒灰蓄熱防寒,低溫凍害來臨前在蔬菜上和行間撒一薄層草木灰。培土護根防寒,在寒潮來襲前進行中耕培土護根。噴施適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增強植株耐凍性。
四是加強災后管理。受凍害較輕的,要及時清除地上部分凍死枝葉,搶晴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溫。噴灑有效藥劑,預防各種低溫高濕病害發生。天氣回暖后,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噴施3-5ppm的農用赤霉素等災后恢復劑(須按說明施用),促進新芽萌發生長。
二、大雪暴雪天氣蔬菜生產保供技術指導意見
(一)雪前防災措施
一是密切關注天氣預報。進入隆冬季節,菜農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掌握未來15天內的天氣變化情況,提高雪災防范意識,及早做好雪災應對準備工作。
二是及時檢查修繕棚室及各類設施設備。對于老舊溫室應及時進行棚室的加固,建議采取立柱支撐的方式進行加固,防止積雪壓塌溫室。及時修補破損棚膜,壓實棚室外圍的棚膜,保證棚室的密閉性??稍诒乇簧细采w一層廢舊棚膜,一方面易清除積雪,也可減少保溫被吸濕導致保溫性變差。
三是根據實際情況,配備應急增溫措施。建議采用寬行栽培、高畦大壟、地膜覆蓋、壟溝鋪設有機物料(鋸末、稻殼、碎秸稈)、膜下滴灌等措施。儲備一定量的增溫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預備熱風爐、電熱風機等應急加熱設備。
四是精細水肥管理。在氣溫-10℃以下的季節,盡量少澆水,需要澆水時應選擇晴天澆透水。大雪來臨前,準備一定量的葉面肥,如蕓苔素內酯、海藻肥等,也可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加0.3%硝酸鈣加1%的葡萄糖液,或0.3%復合肥(N:P:K 為 15:15:15)加 0.2%氯化鈣再加 1%的葡萄糖液,以提高蔬菜植株抵抗低溫能力。
五是降雪前要及時采收,適當疏花,避免植株負擔過重。陰雪低溫天氣,蔬菜植株生長弱,要盡早采收果實并適當疏花,避免因養分供應不足導致植株抗性降低。
(二)雪后減災措施
一是要及時清除設施上的積雪,可下雪時即開始清掃,夜間除雪可通過撒施融雪劑、食鹽等快速減少棚室上的積雪厚度。降雪后,檢查棚室設施損壞情況,盡快修復破損棚膜、棚骨架、內外電路及卷簾機、照明、水泵等用電設備。特別強調要注意除雪人員安全,避免棚架坍塌造成的人員傷害。
二是加強降雪后的光照管理,在保證棚室內溫度不降低的前提下,盡量延長光照時長。若降雪后天氣驟晴,揭棉被應注意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全部揭開造成植株在強光下發生萎蔫。若降雪后持續陰天,也應在白天溫度較高時段揭開棉被,讓作物接受散射光照射。除了及時清潔棚膜,提高棚膜透光率,還可以在后墻懸掛反光幕來增加光照,最大化利用自然光。有條件的溫室可增加人工補光燈等措施。
三是維持棚室內的溫度穩定,避免發生二次凍害。大雪后,常常伴隨急劇降溫,要保證棚膜封閉嚴密,適時覆蓋保溫被。保溫性能好的日光溫室,夜間最低氣溫在 0~-15℃季節時,應在溫室內溫度降至 15~17℃時蓋保溫被;夜間最低氣溫在-15℃以下的季節應在溫室內溫度降至 17~19℃時蓋保溫被;保溫不良的日光溫室應更早蓋保溫被。必要時可以在溫室內使用增溫塊、熱風爐等進行加溫。
四是控制棚室濕度,防控病害發生。持續陰雪天氣造成溫室內空氣濕度大,易誘發病害。應在中午短時間通風排濕,當溫室內 15~25℃時,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 85%以下,能夠有效控制病害發生。當濕度過大時,可用煙熏藥劑,防治病害發生。
五是合理進行水肥管理,提高蔬菜逆境修復能力。持續陰雪天氣造成溫室內氣溫較低,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弱且生長發育緩慢,應盡量減少土壤施肥,可適當進行葉面追肥,增加養分供應,促進植株逆境修復能力。
(中國農科院蔬菜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