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以來,黃淮海地區降水普遍較常年偏少;6月上旬以來,溫度持續升高,土壤水分蒸散加強,旱情凸顯。持續高溫天氣對夏大豆播種和保苗極為不利,將嚴重影響大豆后期生產。為有效緩解干旱對大豆播種生產的不利影響,6月10-15日,大豆產業專家團組織有關專家赴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大豆重點生產省份,開展抗旱保夏播調研指導,因地制宜提出大豆抗旱保苗技術措施,編制“大豆抗高溫干旱技術”明白紙,錄制技術指導視頻,保障大豆穩產增產。
前期,大豆產業專家團赴安徽省、河北省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撰寫“2024年黃淮海夏大豆生產指導意見”,著重強調抗旱播種技術措施,推介抗旱保墑的黃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為大豆抗旱保夏播工作提早謀劃。目前,大豆產業團專家活躍在黃淮海大豆生產一線,科學指導抗旱救災。
黃淮海中北部地區大豆尚未大面積播種,建議一是選擇抗旱性強、豐產性好的中小粒型大豆品種,提高干旱條件下大豆出苗率;二是對于具有噴灌和滴灌條件地塊,盡早播種,播后立即噴灌或滴灌;三是對于漫灌地塊,先澆足底墑水,等土壤墑情適宜時(手捏成團,落地可散)再播種,結合上述技術措施,有條件的地塊可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播種,秸稈均勻覆蓋后,可有效減少土壤水分蒸散并預防土壤板結,從而提高保苗數,同時保證種植均勻度;四是對于土壤墑情差且無灌溉條件的地塊,切勿盲目開展播種,此時可適當推遲大豆播期,根據天氣情況雨后播種;五是6月下旬前仍未能完成播種的地塊,則需更換早熟大豆品種。
黃淮海南部夏播較早的地區大豆已經出苗,由于干旱易引發田間蟲害加重,對于此類地塊,建議盡快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田間防蟲。對于已長出2-3片復葉的大豆田,需注意防控雜草,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應同時防治。
(中國農科院大豆產業專家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