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视频,91精品综合,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官方微信
中國農科院微信公眾號
農科專家在線微信公眾號
首頁 -  科技支撐 -  主推成果 -  京外研究所 -  水稻研究所

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是一個以水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多學科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所。198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在杭州建立,1989年10月落成。現隸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現任所長為胡培松院 士。

研究所以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主,著重解決稻作生產中的重大科技問題。具有從事水稻群體、個體、組織、細胞、分子等各層次的科研能力。研究所遵循“立足浙江、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辦所方針,積極承擔來自國家、農業部、浙江省、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合作等立項渠道的科研任務。至2020年10月,研究所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獲獎成果107項次,國家級獲獎成果22項,涵蓋了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2018年3月發布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數據,研究所在“植物學與 動物學”領域躋身ESI全球前1%行列。1997年、1998年、2000年、2003年、2010年和2016年分別有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十大科技新聞。成果年應用面積在1.5億畝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十五”期間研究所獲得全國農業科研機構綜合科研能力評估第一名。目前研究所按照“三個面向”的總要求,為早日實現“世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研究所”砥礪前行。

  • 水稻品種—— 華浙優261
    華浙優261(國審稻20200107)是與優質三系不育系華浙2A雜交而選育的中晚秈三系優質雜交稻新品種,聚合了廣譜抗稻瘟病基因Pi2,低直鏈淀粉含量基因WXb等。該品種產量高,國家區試產量比對照增產7.1%,稻米品質達 部頒優質1級,尤其食味品質優良。華浙優261作為高檔優質米品種,市場前景廣闊,它實現了水稻種業到米業的無縫對接,打通水稻產業的整個鏈條。預計未來幾年華浙優261市場規模達到年推廣面...
    圣忠華
  • 稻田智能灌溉與水肥一體化裝備與技術
    通過研發田間水稻長勢/土壤液位雙相傳感器組件,創建基于水稻長勢與土壤水分的稻田肥水一體化管理模式,開發智能灌溉配套設備,實現基于物聯網數據的稻田智能節水高效精準灌溉;開發稻田智能肥水一體硬件設施,以水帶肥(藥),實現隨水施肥(藥)的輕簡高效智能稻作栽培管理。 稻田智能灌溉與水肥一體化裝備與技術可節省水稻生長期灌溉用水30-40%,節肥10-20%,畝省工0.5-1個。研究授權專利2項。
    陳松
  • 水稻智能疊盤出苗育秧工廠
    以疊盤出苗技術為核心的水稻智能疊盤出苗育秧工廠,集成了“基質疊盤出苗、智能控溫控濕、適溫高濕出苗”技術,創建了水稻“1+N”育供秧模式。它具有育秧風險低、生產效率高、社會化服務能力強等優點,整個育秧過程基本實現數字化控制,機器換人,浸種、播種、出苗等環節精準智能控制,實現了水稻育秧工廠化生產,解決了傳統育秧出苗差、整齊度低、爛芽死苗等問題。疊盤出苗育秧技術被遴選為2019年農業農村部水稻主推技術。
    向鏡
  • 水稻無土育秧基質創制及其應用
    該成果針對我國機插水稻育秧取土難題及我國秸稈資源綜合利用低的農業生產現狀,以作物秸稈為主要成分與構架,研制了適宜水稻機插育秧的無土基質系列產品及配套高效育秧技術。 相關研究成果獲中國農科院青年科技創新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11件,發布農業行業標準1項,獲軟件著作權4件,發表論文16篇。自2017年起在全國累計推廣503.1萬畝,累計增產稻谷16.7萬噸,新增銷售額28994.3萬元,節省育秧成本8...
    張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