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视频,91精品综合,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官方微信
中國農科院微信公眾號
農科專家在線微信公眾號
首頁 -  科技支撐 -  主推成果 -  在京研究所 -  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簡稱:中國農科院資劃所)于20035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8月)與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成立于19792月)整合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農業資源利用和區域發展為主導的國家級公益性綜合研究機構。

  研究所以植物營養與肥料、農業遙感與信息、農業土壤、農業微生物資源與利用、農業生態、農業區域發展等為核心研究領域,設有植物營養、肥料及施肥技術、土壤培肥與改良、土壤植物互作、耕地質量監測與保育、面源污染、土壤耕作與種植制度、農業布局與區域發展、農業資源利用與區劃、農業遙感、草地生態遙感、智慧農業、食用菌遺傳育種與栽培、農業微生物資源等14個創新團隊。研究所擁有國家發改委甲級農業工程咨詢資信,是國家遙感中心農業應用部、農業農村部遙感應用中心研究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知識產權中心、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和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的掛靠單位。

  60年來,研究所牽頭主持了數百項國家重大項目,在南方紅黃壤土壤改良、北方鹽堿地治理、農業微生物資源挖掘利用、新型肥料研制、測土配方技術、農業遙感業務化應用、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劃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0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0余項,特別是2012年以來連續9年獲得了10個國家獎。十一五以來,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課題)631項;發表學術論文3530篇;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65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53項;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17個。

  • 綠色高效增值肥料創制與產業化
      增值肥料屬于中國發明、中國制造,創立了載體增效制肥技術新途徑、“肥料-作物-土壤”綜合調控增效理論、與大型化肥生產裝置結合一體化生產的產業途徑,豐富和發展了綠色高效化肥產品創新的理論、技術策略和產業途徑,開拓了增值肥料新產業,為推動我國尿素、磷銨、復合肥料等大宗化肥產品全面綠色高效化升級提供科技支撐。該成果獲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創立鋅腐酸、聚氨鋅、大嘿牛、美麟美等知名增值肥料品牌20多個,目前...
    李燕婷
  • 天空地遙感大數據驅動的果園生產精準管理技術
      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的果園智能感知技術,解決了“數據從哪里來”的基礎問題;構建了天空地遙感大數據、果樹模型、專家知識與數據挖掘等方法并配合智能處理一體機,解決了“數據怎么用”的關鍵問題;結合自動控制、傳感器、網絡傳輸、農機裝備等,研制了智慧果園精準生產服務平臺、無人植保機器人、無人除草機器人等作業裝備,解決“數據如何服務”的重要問題。
    史云
  • 基于產量反應和農學效率的智能化推薦施肥方法及NE系統
      針對我國化肥利用率低、小農戶測土條件不具備、作物種植茬口緊以及測土施肥成本高等問題,建立了基于產量反應和農學效率的推薦施肥新方法。該方法克服了國際上土壤測試中氮素測定方法繁瑣,以及與作物產量反應相關性差等難題。除了考慮土壤養分供應,還考慮了土壤以外其他來源的養分,如有機肥、秸稈還田、大氣沉降和降水等帶入的養分,并考慮作物輪作體系和采用4R養分管理策略,時效性強,在有和沒有土壤測試條件下均可使用...
    何萍
  • 農田污染物淋失原位監測裝置
      土壤中氮、磷、農藥、重金屬等元素或污染物淋失過程與通量研究是生態環境領域的重要研究任務。以往研究方法存在定量難、成本高、誤差大等局限。本成果發明了一種土壤淋溶液監測裝置,融合物聯網技術,可實時監測污染物在土壤剖面中的淋溶過程,采集淋溶水量,準確掌握污染物流失特征和流失通量,且不影響田間農事作業,支持傳感器精度定期校準,有效提高了監測效率和精度。
    雷秋良
  • 農業微生物菌種共享與服務技術
      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網上可共享菌株數達18041株,分屬于860個屬,3190個種,涵蓋了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飼料、微生物農藥、微生物食品、微生物修復、食用菌等相關領域。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實物資源共享、菌種鑒定、菌種保藏、技術培訓等,為從事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微生物飼料、微生態制劑等的企業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菌種服務及保藏鑒定、產品研發等技術服務。
    魏海雷
  • 中重度鹽堿地上膜下秸控抑鹽增產技術
      本技術成果針對鹽堿地長期存在鹽分“表聚化”嚴重、作物產量低甚至絕產等突出問題,采用通過“隔鹽”調控水鹽運動規律的新思路,在距地表35~40cm處埋設秸稈隔層結合地表覆蓋地膜,創建了將“隔鹽”和“抑鹽”有效融合的鹽堿地快速高效改良關鍵技術,并研制出秸稈深埋專用新機具,實現了耕層快速脫鹽“淡化”。每畝秸稈用量600~800公斤,每2-3年翻埋秸稈1次,耕層平均降鹽47.8%,增加有機質6~12%,...
    李玉義
  • 聚氨酯包膜控釋尿素產業化生產技術
      本技術采用聚醚型聚氨酯包膜材料和連續化流化床包膜設備,在大顆粒尿素表面直接進行聚氨酯反應生產控釋尿素,具有可連續、產能大、運行穩定的特點。單套設備產能可達10萬噸/年,是普通流化床包膜設備的三十倍。包膜材料用量僅需2~3%,材料成本可低至350~500元/噸,比同類產品低30%。養分控釋期可達1~12個月,釋放曲線呈S型,肥料利用率可達50%。在一次性施肥的條件下,能夠滿足大多數作物養分需求規...
    楊相東
  • 煙草精準施肥技術及精準施肥機
      該成果從精準施肥基本理論、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等方面進行研究,依據土壤養分空間變異制作施肥處方,變量施肥機進行施肥,提高施肥的精度,保證農田養分供應均勻,提高農田作物的整齊度。自主研發變量施肥機,排肥誤差小于5%,提高植株整齊度,降低株高等變異系數30%,提高工作效率5倍以上,推廣應用600余臺。獲專利11項,軟件著作權4項,農機鑒定產品1項,省部級獎勵1項。
    劉青麗
  • 積分式采樣裝置及方法
      本成果發明了一種應用于面源污染監測或小流域監測等領域的不受野外條件限制可以隨意計量和采集樣品的具有“積分式”特征的自動計量、采樣方法及其配套計量、采樣裝置。   本發明將監測水體流經翻斗盒,進行次數計量并建立時間軸翻斗動作記錄,然后將翻斗盒里每次收集的等體積水體按等比例分取部分可具代表性的水樣分流到采集瓶中,然后裝載采集瓶的轉盤依據事先設置好的傾倒參數,轉動、切換采集瓶,采集新的樣品。  ...
    楊波